注意!電信詐騙類型已超50種 這種詐騙方式佔六成

2022-04-14


中新財經4月14日電 (吳濤 邵婉雲)“電信詐騙類型現在已經超過50種”“一年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39.4萬起,抓獲犯罪嫌疑人63.4萬名”“清理高危電話卡7769萬張”。


14日,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,公安部等部門公佈了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進展情況。


電信網絡詐騙立案數連續9個月同比下降


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近年來持續上升的勢頭得到有效遏制,去年6月至今實現立案數連續9個月同比下降。


一年來,全國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39.4萬起,抓獲犯罪嫌疑人63.4萬名,同比分別上升28.5%和76.6%,打擊戰果創歷史新高。


公安部會同國家移民局組織開展“斷流”專案行動,打掉非法出境團伙1.2萬個,抓獲偷渡犯罪嫌疑人5.1萬名。會同最高法、最高檢、工信部、人民銀行和三大運營商持續推進“斷卡”行動,打掉“兩卡”違法犯罪團伙4.2萬個,查處犯罪嫌疑人44萬名,懲戒失信人員20萬名,懲處營業網點、機構4.1萬個。


工信部組織三大運營商升級啟動“斷卡行動2.0”,先後清理高危電話卡7769萬張、行業卡1931萬張。人民銀行深入開展“資金鍊”治理工作,拒絕可疑交易1.3億筆。


利用虛假APP實施詐騙已佔全部發案的60%


據發布會信息,新型網絡犯罪已成為主流犯罪。當前,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電信網絡詐騙發案也呈迅猛增長態勢。


詐騙手法加速迭代變化。公安機關發現的詐騙類型現在已經超過50種,其中網絡刷單返利、虛假投資理財、虛假網絡貸款、冒充客服、冒充公檢法是5種主要的詐騙類型。


去年以來,先通過刷單返利騙取群眾信任,後引流至虛假投資平台實施詐騙的案件高發多發,發案和損失均在30%以上,被騙百萬元以上的重大案件時有發生。


從通訊網絡通道看,利用虛假APP實施詐騙已佔全部發案的60%,開始大量利用秒撥、VPN、雲語音呼叫以及國外運營商的電話卡、短信平台、通訊線路實施詐騙。


從資金通道看,傳統的三方支付、對公賬戶洗錢佔比已減少,大量利用跑分平台加數字貨幣洗錢,尤其是利用USDT(泰達幣)危害最為嚴重。


跨國有組織特徵日趨明顯。集團頭目和骨幹往往躲在境外,打著高薪招聘的幌子,誘騙招募涉世未深的年輕人赴境外從事詐騙活動,目前在柬埔寨、菲律賓、阿聯酋、土耳其、緬北等國家和地區,仍有大量犯罪團伙向我公民實施詐騙活動。


一年共緊急止付群眾被騙款3291億元


2021年,共緊急止付群眾被騙款3291億元,正在打款的150萬名受害群眾免於被騙。


針對這一塊工作,建立涉詐銀行賬戶風險監測攔截機制。公安部、人民銀行指導各銀行金融機構,建立大數據風控模型,對涉電信網絡詐騙的風險賬戶,實時開展資金攔截,累計攔截102萬個資金賬戶148億元。


不過,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迅猛發展,詐騙分子利用三方四方支付、跑分平台、數字貨幣、貿易對沖等多種方式,不斷改變轉賬洗錢手法,轉賬速度快、隱蔽性強,給公安機關追繳贓款工作帶來很大困難。此外,資金返還的法律依據有待進一步健全,返還流程還需進一步完善,此項工作還面臨諸多挑戰。


2022年組織開展APP安全專項治理


有觀點認為,個人信息洩露通常是被電信網絡詐騙的開始。這一塊如何監管?


2021年全年組織對208萬款APP進行了技術檢測,通報違規1549款,下架514款,有力整治違法違規行為。


2022年將加快出台《工信領域數據安全管理辦法》《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個人信息保護管理規定》,研究制定APP收集使用個人信息、車聯網、人工智能等重要領域數據安全標準,強化個人信息保護和數據安全監管。


2022年繼續開展專項治理。針對涉詐、涉賭、涉網絡黑灰產以及疑似惡意程序等不良APP,組織開展APP安全專項治理。建立不良APP安全監測處置技術能力,形成“主動發現、風險預警、依法處置、監管追責”的全流程閉環治理體系。


對應用商店、第三方軟件開發工具包、終端企業、重點互聯網企業等實現監管全覆蓋,打造更為安全的信息通信消費環境。 (完)


來源:新浪新聞